无论与谁在一起炒股免费体验,都是一场修行。学会认清自己,才是最大的智慧。节目所引起的大讨论,也让其成为映照现实与自我的镜子。南方+邀请了三位心理学的专家,分别从“爹系”/“妈系”、“完美妻子”/“受害者模式”、“面对被控制如何说‘不’”、“如何辨别NPD(自恋型人格障碍),若深受其害,如何‘自救’”等话题入手,分上下两篇进行深度剖析。
上篇链接:为何“不配”?谁在“受苦”?《再见爱人4》中的心理学细节(上篇)
本篇将聚焦 “如何辨别NPD(自恋型人格障碍),若深受其害,如何‘自救’”“面对被控制如何说‘不’”等话题进行剖析。
2019年,北大女生“包丽”被虐待案引发全民热议“PUA”,这种在一段关系中一方通过言语打压、行为否定、精神打压的方式对另一方进行情感操纵和精神控制的行为,无论在两性关系还是职场、亲子、朋友等人际互动中都使人深恶痛绝。
而关于“NPD”的科普,也与“PUA”密不可分。在《再见爱人4》前两期节目中,被多数观众视为对另一半控制欲和打压性较强的几位嘉宾,都曾被网络科普帖打上“NPD”标签。
但诚如受访的心理咨询师所言,“NPD”的性质是精神障碍,不是普通的心理问题,并不能单凭节目中呈现的某些语言和行为来进行隔空诊断。通过综艺看到的信息太少,不应该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公开定义一个人的行为,或进行公开分析。该系列报道倾向于以漫谈方式,解析由节目细节想到的一般心理学问题。
嘉宾: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霍平欣
●应用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高校教师张鳅元
●加拿大心理治疗协会注册咨询师,国内多家教育平台心理学讲师莉莉
NPD特征:自我夸大+缺乏共情
南方+:节目播出之后,很多关于“NP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科普和讨论帖在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NPD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张鳅元:在DSM-5(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NPD的描述如下:
一种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自大(幻想或行为)的普遍模式;起始不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1. 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例如,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优胜者)。
2. 幻想无限成功、权力、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
3. 认为自己是“特殊”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机构)所理解或与之交往。
4. 要求过度的赞美。
5. 有一种权利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待或他人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6. 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
7. 缺乏共情: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8. 常常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9. 表现为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在上周更新的“抢先看”内容中,麦琳引发的“熏鸡事件”再次引来观众的强烈吐槽。
NPD的性质是精神障碍,并非普通的心理问题。从病理生理因素看,50%的人格障碍患者的脑电图发现有慢波出现,与儿童脑电图近似。所以,有学者认为人格障碍是大脑发育成熟延迟的表现。大脑皮质成熟延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社会意识成熟也是延迟的。同时,在基因遗传、神经生化学方面,也可以看到人格障碍在生物学方面的异常表现。
我个人近3年的咨询工作中感受到NPD患者的增多,当然,更权威的数据还需要从流行病学调查中获得。我们常常听到靠近NPD患者的人抱怨并感到痛苦,但是,事实上NPD患者自身也是痛苦的。他们往往是高焦虑和抑郁易感人群,往往会伴有睡眠障碍,包括亲密关系的困扰。这部分群体是需要被理性对待的。
莉莉:我觉得大家对NPD可能有一些理解的误区,自恋型人格障碍和我们在临床心理上或者精神分析里面讲到说一个人有自恋,这两个概念有关联,但是它不完全一样。在现代心理学发明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个概念以前,我们也有一些传统的说法,例如说一个人他可能比较自我,或者比较自私、自大。在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恋”其实可能跟佛家思想里面说的“我执”比较接近。
杨子种种疑似自夸的表达,时常让其他嘉宾和观察员大呼“受不了”。
而自恋型人格障碍(NPD)是一个精神病学的诊断,其实它真正诊断的是这个人有多自大。因为在精神病学里面,你要能够符合自恋型人格障碍,不但得“自恋”,就是很喜欢自己,或者是很执着于自己的世界观。比如说有的人“我执”比较强,可能主要体现在偏执,但是并不自大,那么偏执型人格障碍其实是另一个诊断。偏执也是一种自恋,但不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其实更多的是要符合“自大”,对自己的评估要超过实际,“自视甚高”,才能算自恋型人格障碍。
遇见NPD:需要尊重,有慈悲心
南方+:NPD患者处于一种比较不正常的自恋状态,他们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张鳅元:NPD的情感底色多为敌意和攻击性,这会使他们的行为更多时候都是从维护自己的需求出发。而这类人群的症状,多数也表现在:负性情感、去依恋、去社会、脱抑制等特点。这使这类人群在行为处事、体验生活,感受和理解自己、他人、事件和情况等方面,都是失调的。
如果大家能明白人格障碍(NPD是其中一种),就不会执着于跟这类人群讲道理。道理只能和有正常认知能力的人沟通,而NPD的认知往往是病理性的。大家要认识到,这是一种疾病,既然是疾病就需要治疗,而不是一味的声讨和讲道理。
莉莉:我觉得总体是要看他在社会中权力有多大,权力越大,影响越糟糕。因为自大的人他会滥用权力,可能他要替一个公司做决策,要替一个组织做决策。如果你自视甚高,对自己的评价是夸大的,因此做了一些不明智的决策,那么就害了整个公司,害了整个组织。
但是如果一个NPD患者被关在监狱里面,他没有什么权力,可能就没有什么想法。监狱里是有很多NPD患者的,不过他们被关在一起,也会为了夺取控制权而起冲突。可以说,NPD患者有一个认知就是,在他的世界里他一定是那个与众不同的人。
而且像NPD这样的人格障碍,治疗难度是很大的,因为权力大的人,他通常想的是“我可以怎么样使用我的权力”,而不会去反思自己。
霍平欣:如果遇到了NPD患者,首先我认为要尊重,有慈悲心。其实任何患有精神心理类疾病的人都很不容易,不论他们外在表现得多么具有攻击性、多么狂妄自大、多么强势和难相处。如果问题真的属于疾病范畴,那就不能简单地用道德高下或性格原因去解释,病患本身是需要尊重的。历史上很多患有不同程度精神心理疾病的人也都为社会作出过贡献,甚至推动过历史的进步。
而且,在临床上诊断一个人为人格障碍是很严谨的事情,所以我非常希望大家不要在他人或自己身上乱用人格障碍的标签。同时,我们也要理解心理疾病有其内在痛苦和复杂性,当事人呈现出来的行为只是一部分表象,千万不要根据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就去定义一个人。
“血包”自救:停止回应=停止“投喂”
南方+:很多科普帖都会提到,NPD患者为了获取自恋供养会选定“猎物”,加以情感操控,也就是“血包”。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沦为“血包”?
霍平欣:单从个人生活角度,若你觉得自己不适合与自恋型人相处,但已经遇到了,怎么办?
首先,自我觉察,“我是怎么和我不喜欢的这类人走到一起的?”可能通过心理咨询或其他一些自我探索的方式,你最终会发现,可能是你的潜意识在带你走向你以为不喜欢的东西,那一定也有深层的原因。你越理解自己,越有可能对现实的处境释然。
第二,自我保护是一种可以修炼的能力,需要具备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智慧;也需要爱自己,有稳定的自尊,不会因他人的PUA轻易自我质疑,也让自己在他人面前有底线,有安全的边界。冷静看清局势,才能找到适合的出路。
第三,及时调整和伴侣的互动模式,或者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伴侣。这就要看两个人是否有能力一起去进行自我觉察,并且有愿望一起改变,对于改善关系是否有共同的目标,否则重新做选择也未尝不可。很多有问题的伴侣各自都说努力了,但有时他们努力的目标不一定一致。
第四,并非说过度自恋的人都是糟糕的伴侣,不要用自己主观的感受和价值观去评判别人的夫妻关系,就算是NPD患者也有谈恋爱、结婚的权利,他们会遇到和他们能凑成一对的人。
第五,有的人在与NPD伴侣生活的过程中已经深感痛苦,难以承受,去无力改变。那么我们要去了解自己为什么不能放手?或许伴侣身上让我们痛苦的部分也满足了我们的某些需要,或者我们对改变存在恐惧,存在习得性无助等。还是要先了解自己为什么会在关系中这么无助,才能采取下一步行动。如果盲目行动,感觉不合适就分手,而不去觉察自己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再找一个很可能还是不合适。如果是带着更加深刻的自我认识去做出行动的改变,不论分手还是调整相处方式,这个行动都会更有意义,有建设性,更有可能给生活带来真正的改变。
李行亮在麦琳面前经常呈现出战战兢兢的状态。
莉莉:比较讨好型人格的人是更容易变成“血包”的,讨好型人格的人也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因为太讨好了,并且他的攻击性全部向内,所以才会抑郁。
其实不仅是在情感关系中,很多人也会觉得自己在职场中遇到了NPD患者,被他们欺负、压榨。其实我觉得这反而是一个机会,让你找到自己的力量。NPD患者通常都是善用权力,但是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虚弱的,所以如果你找到自己的力量的话,不管是离开还是留下,都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利。对于“血包”或者意识到自己可能成为“血包”的人来说,应该是要学会如何为自己争取权利,为自己伸张正义。
张鳅元:如果自己的感受有问题,就要预警。有时候这种感受可能是自己的问题,也可能是对方的问题,如果自己很难识别,可以寻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分析。
目前对于NPD患者的讨论很多,大家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也很多,如果自己能够初步判断对方有NPD问题,最直接的“自救”方式就是情感隔离,同时,也注意物理距离的保持。如果对方是自己的亲属,这种情感隔离和物理距离同样是有必要的。因为只要你有回应,就无异于是在对NPD患者进行投喂,当回应停止,NPD患者进入自己的逻辑中,往往会表现出有问题的行为,这样才有机会帮助NPD患者进行突破和自我矫正。NPD是需要专业心理干预的。
面对PUA:驯服“恶龙”不要一味反抗
南方+:近几年来“PUA”式控制也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果遇到了“PUA”,又该如何自救?
莉莉:一开始“PUA”指的是“搭讪艺术家(Pick-up Artist)”,有一些男性本身没有什么魅力,他们发现自己如果要追到女生,就得用多重的欺骗、操纵手段,比如明明自己没有钱,却偏偏要显示出很有钱;比如对方明明很优秀,却要用各种手段打压对方,让对方陷入自我怀疑。
“PUA”在心理学里对应的是“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这种心理操纵手段,它的特点是比较隐蔽和难以识别,而且存在多重的欺骗和操纵,有点像是扰乱你正常的精神状况,以及看世界的方式,属于“把你卖了还要你帮他数钱”。
如果一个人长期遭受到这种PUA式控制,是非常痛苦的。在心理咨询时,我们首先要让被控制的人感受到被接纳。有一句话叫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个人之所以接受被控制,可能是因为之前没有感受过到被接纳是什么感觉。首先得让你感觉到自己是被接纳的,你才能生长出力量去面对被控制这件事情。只要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接纳你,真正地、深度地接纳你,你就会感受到不一样。
杨子表示自己会故意对黄圣依视而不见。
其次就是要发展出“觉知”。为什么有一些被PUA的人反抗之后,可能又会用同样的方式去PUA别人,“屠龙者终成恶龙”?这就是因为没有发展出觉知。拥有当屠龙者的勇气是好的,但是如果你没有经过任何的锻炼,特别是心理上的锻炼,就跑去山里面打恶龙,其实是很容易被恶龙同化的。就像《驯龙高手》这部电影里展现出来的,真正驯服“恶龙”的方法不是一味地去攻击和反抗,而是要发展出觉知力量和慈悲心,才能够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大家可以选择多做一些正念训练,其实就是用心观察自己,锻炼自己的觉知。
亲密关系:如何“有效”维护和培养?
南方+:我们注意到,节目中麦琳和李行亮提及,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会有意识地进行两个人之间的沟通,比如专门约好一个时间聊天,但往往都是无效沟通,甚至演变成争吵。其实很多夫妻都会这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莉莉: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两个人一直以来的沟通模式都触发了对方的一些点,也就是他们踩到了点燃彼此的按钮,但他们其实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踩到这个按钮,因为他们对别人的按钮并不熟悉。有很多人连自己的按钮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更别说别人的按钮了。而且也没有专业的空间和抱持,没有第三人可以在一旁调解。
这种情况在我的临床经验里时很常见的,有一些会希望很快地进入伴侣咨询,但我是不太建议太快地进入伴侣咨询,因为在两个人都还没有对自己很有觉知的时候,他们就很容易踩到对方的按钮。
比如说我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你知不知道什么样的话最容易点燃你的情绪?你可以列出所有容易点燃你的话,找到背后的共同点,去找到潜意识里的那个按钮。如果一个人潜意识里面有个按钮叫做“我很讨厌别人说我不够好”,或者“我很讨厌别人暗示我不配得”,对方可能就是随便说了一句话,他也会觉得对方在暗示他“不够好”或“不配得”。当你自己意识到,我原来有这样的按钮,你就要对这个按钮负责任。每一个人都应该先比较好地去了解自己,才可以解决跟别人的沟通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个体本身。
南方+: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段较为健康的亲密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在亲密关系的维护和培养方面,有没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
张鳅元:任何健康的关系建立的前提都是首先有独立的自体,也就是“你首先是你自己,才会有我们”。美国心理学教授罗兰·米勒在他的代表作《亲密关系》中综合了社会学、进化学、发展心理学等理论探讨了亲密关系的本质。这本书中阐述了,足够好的亲密关系中包括:顺畅的沟通、相互依赖、友谊、爱情、性爱,能够化解冲突、平衡权力,当然,这一切的建立都源自于最原始的吸引力。
而关于亲密关系,对我更有启发的是《楞严经》里的一句话:“异见成憎,同想成爱”。也就是说,爱建立的基础是一致或相近的认知。这种认知可以是价值观、金钱观、生活观,甚至生命观、宇宙观,也可以是一致或相近的兴趣和志向,或者共同从事的事业。简而言之,健康的亲密关系需要在观念上有较大的交集,同时,两个人有较成熟的心智,能应对人际关系,并且能够成为彼此的堡垒。
想要维护和培养良好的亲密关系,首要还是发展一个健康的自己,只有自己足够稳定、可靠,才能支撑两个人的关系。同时,当亲密关系建立后,建议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这些是除了日常生活、工作以外,可以沟通交流的有营养的内容。最后,希望大家不要忽略必要的仪式感,仪式感是可以升华情感的方法。
莉莉:之前也有提到有些“理工男”可能缺乏社会情感学习的问题,其实在亲密关系中,双方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对亲密关系的维护和培养也有一定帮助。如果感觉到自己缺乏社会情感学习,除了参加心理学的课程以外,可以多参与一些文化艺术领域的活动,包括戏剧、电影,看动画片、玩COSPLAY也是可以的,很多孩子都是通过对二次元文化艺术的爱好达到了情感学习的效果。为什么说艺术对我们很重要?是因为它可以提升人的自我觉知,还有社会情感学习的能力。
文献参考:
1.《精神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郝伟、陆林著,2018年7月
2. 《ICD-11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徐一峰、赵敏主审,2023年06月
3.《精神障碍诊断于统计手册(案头参考书)DSM-5》,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美国精神医学会编著,张道龙等译,2014年7月
采写:南方+记者 张思毅 刘长欣 刘奕伶
统筹:刘奕伶炒股免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