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向西南方向出发,在蒲江找到一个原生态古镇。
被大五面山和小五面山环抱,临溪河穿镇而过,周片大片种着耙耙柑和猕猴桃的果园……这里是西来古镇。
西来能考证到的历史可追溯至千年前,北魏时期设县,最初以临溪河命名,“西来场”设立也有300余年。
一进到场镇,先进入视野的是颇具现代感、线条直率硬朗的临溪塔,伫立于临溪河畔,挨着来安廊桥。
临溪塔没有开放,只能远观,不知道其中陈列着什么。有人说临溪塔的建设是西来古镇的败笔,与古镇老建筑格格不入;有些人说这是古典与现代的碰撞,代表了西来古镇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事儿见仁见智,就让持有不同意见的人继续持有不同意见吧。毕竟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就是要有不同的观点,世界才更丰富、有趣。
来安廊桥对面有个非常新的建筑,像公园又像是酒店。其中一些展厅展示了成都“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理念和成果,还有学生来研学、参观。
建筑中央的小花园很有设计感,一步一景。游鱼在水中悠哉游哉,煞风景的是,芦苇杆上出现了粉红色的福寿螺卵。
沿着临溪河走,河边分布着十二棵古榕树,树龄基本都在300年左右。古树树干粗壮,枝干虬结,镌刻满了时光的印记。
最知名的两棵枝叶相交通的榕树,依附在一起,被大家称为“夫妻树”。
这天天气不好,十分阴沉,但在河边仍然见到了好几个钓鱼的人,远远能望到前方河面上架着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桥。
刚从临溪河畔拐回到禹王街上,首先见到的是高高的戏台,正中的牌匾上写着“卷舒香榭”,三张颜色、花纹各异的脸谱高悬戏台正中。
戏台下有很多茶座,找个天气好时候,坐在台下喝茶听戏得多么惬意啊!
戏台左边就是西来古镇最知名的地标建筑——文风塔。文风塔建于清代,高约20米,3层。塔身的花纹雕塑精美细致,配有篆书写的诗文。
主要街道禹王街的两旁是传统的川西建筑,未经修缮。有些房屋在时光的倾轧下,开始歪斜,有些还散发出些许潮湿的霉味,但这也正是许多人追求的原生态吧。
西来不是非常张扬、热闹的古镇,她是平淡、质朴的。在禹王街上走了没多久,开始下雨,正逢中午,于是找了家人多的饭店吃午饭。
据阿迦汗医院护理部负责人介绍,3名伤者中有两名儿童,已做完手术并脱离危险,其中一名儿童的母亲目前仍处于紧急状态但情况稳定。阿迦汗医院是东非最好的医院之一,有优秀的医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院方将全力对伤者进行救治。
据报道,大火发生时曾传出一声巨响,随后火势迅速蔓延。当地消防部门紧急出动约40辆消防车,历经大约3个半小时后才基本将大火扑灭。
我们一行3个人点了三菜一汤,老板娘竟然劝我们去掉一道炒时蔬:“我们家菜码大,三个菜你们吃不完,你们要是想吃蔬菜,我在汤里多加点菜!”
一大盘笋子炒肉上桌,果然菜码很大,接下来是回锅肉和一大盆鸡蛋蔬菜汤。热腾腾、香喷喷的家常菜,算不上惊艳,但是可口,吃到肠胃中相当熨帖。
饭后,淅淅沥沥的雨未停,雨势挺大。于是又在店里歇着等了一小时,始终不停,看了天气预报,2小时内都不会雨停。
于是只能硬着头皮,撑开伞走进这雨幕中。天气很影响游览体验,但是雨中的古镇确实别有一番景致与风韵。
一场雨,将我们困在西来古镇;一场雨,洗涤了在闷热中产生的烦躁;一场雨,让古镇有了几分旧时光中的模样。
水珠自天幕倾泻而下,远处的临溪塔隐于水雾中,整个古镇像是加了一层冷色调的滤镜。
撑伞漫步于古街古巷之间,能看到老茶铺、老客栈、老理发店、老酒馆……
突然觉得这场雨,来得很是时候。又想起《西来赋》所写:
“漫步市井,恍若隔世,川西风貌,源远流长。
民居青瓦连低壁,商铺彩楼围高墙。
条条老街,联匾抒文采;
深深幽巷,华灯照吉祥。
茶坊满座,听川剧清唱;
饭馆拥堂,闻美酒飘香。
好一派升平景象,好一个人间天堂。”
交通
自驾导航:蒲江西来古镇
公交:自成都南站乘坐D6190至西来站专业黄金配资网,然后打车至西来古镇